近年来,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始终将体育事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,江都区体育局积极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,聚焦全民健身、竞技体育、体育产业协同发展,通过政策引导、设施完善、活动丰富等多维度举措,不断激活城市体育活力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一、政策引领,筑牢全民健身制度根基
江都区体育局牵头制定《江都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21-2025年)》,明确“十四五”期间体育工作目标与路径。三年来,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6000万元,重点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,建立“区-镇-村”三级体育工作网络,实现镇级体育总会全覆盖、村级健身站点达90%以上。同时,联合教育、卫健等部门出台《体教融合实施方案》《老年人体育发展规划》,形成跨部门协同机制,为全民健身提供坚实制度保障。
二、设施升级,夯实全民健身体育阵地
硬件设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础。江都区体育局坚持“补短板、强弱项”,近三年新建改建体育场地32处,包括江都体育中心二期、仙女镇市民健身公园等重点项目,新增健身面积超8万平方米。针对农村地区,实施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”,在每个行政村配备标准篮球场、乒乓球台及健身器材;在城市社区,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,建成社区健身中心50个、智能健身驿站30座,并推出“江都体育云”线上平台,提供场馆预约、健身指导等服务,让居民“触手可及”享受便捷体育服务。
三、赛事赋能,点燃全民运动热情
以赛事活动为载体,江都区体育局精心策划“四季有赛、月月精彩”系列活动。每年举办“江都马拉松”“龙舟邀请赛”“广场舞大赛”等市级以上赛事10余场,吸引参赛者超5万人次;开展“社区运动会”“校园体育节”等基层赛事200余场,覆盖青少年、中老年等全年龄段群体。其中,“江都龙舟文化周”已成为省级特色体育IP,不仅传承了地方民俗文化,更带动了旅游消费,年拉动经济收益超千万元。
四、精准服务,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
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,江都区体育局创新服务模式:针对青少年,依托学校体育资源开设游泳、武术等兴趣班,年均惠及学生3万余人;针对老年人,组建“银发健身队”300余支,定期开展太极拳、柔力球培训,免费提供体质监测服务;针对残疾人,建设无障碍体育设施,举办特奥会、聋人篮球赛等特殊群体赛事。此外,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余名,深入社区、乡村开展科学健身指导,让专业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五、未来展望:擘画体育强区新图景
站在新的起点,江都区体育局锚定“体育强区”目标,谋划“十四五”后半程发展蓝图:一是推进智慧体育建设,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,实现场馆智能化运营;二是深化体教融合,探索“一校一品”体育特色学校创建,打通优秀运动员升学通道;三是促进体旅融合,开发沿江生态体育旅游线路,培育体育消费新场景。通过持续发力,让体育真正成为江都人民的幸福底色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。
从政策落地到设施完善,从赛事热闹到服务贴心,江都区体育局用实干书写着体育惠民的生动篇章。未来,随着更多举措的落地见效,江都区的全民健身热潮将持续升温,体育事业也将成为展现城市魅力、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名片。
网友评论